遇.見

建築旅行的見聞與台灣環境的對話

2010-07-26

歷史的痕跡

下著雨的台南,是不多見的景緻。缺水的夏天,雨是甘霖。但是,台南的雨天常是馬路如河流,令人寸步難行。

雨中,我趕赴成大校園規劃小組開會討論「台南市安平區土方運送提供成大安南校區建築工程使用」的議題。台南市政府在安平區復原部份水域,進行土方移除;而成大安南校區則因有新建築工程需要土方,正好可協助台南市政府處理(再利用)其移除之土方。

這樣的議題,我頗難利用自己的專長來提供意見,正在苦思之際,鄰座的李德河老師提出意見,請台南市政府在移除土方時,應有文化觀光處人員在場。李老師說明由開挖地區與安平古堡的位置推斷,該區可能是明鄭時期船隻靠岸處,可能有沉船或貨物的遺跡;因此,開挖時應隨時檢視土方的內容,如有陶瓷片,即應停工進行考古探索。我深感李老師意見的重要性以及遠見。台南是一個時光機器(time machine),因為從台南的實質環境,我可以看到台灣近四百年的痕跡。不過,李老師似乎更深刻地在關注這部時光機器,特別是我們還沒看到的部份。會後,我洽巧跟李老師一同離開;沒想到,卻在時光機器中看到二百多年前的台灣——小東門甕城。

成大校園的小西門是個美麗的錯誤:小西門的城門建築錯置在小東門城的遺址。最近因校園工程在這附近進行,挖掘出小東門甕城(為了加強防守,而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)的遺跡(由網路查詢得知,去年十一月台南市政府在整修這個路段的人行道時,就有部份疑似甕城遺跡發掘;李老師是協助考古調查的重要人物)。李老師熱心地帶我到現場進行解說,由遺跡推斷甕城直徑超過60公尺,基礎可見花崗岩與咾咕石。其中,也看到成大校園圍牆牆柱基礎嵌在遺跡的花崗岩之中。校園圍牆大略是三十年前建的吧?可見當時學校對文化遺產的漠視。

看著這個停工的工地,我自忖:為什麼自己不曾把小東門遺址的「週邊」看待為「歷史或文化敏感區域」?而只有關注到看得見的「人造物」?這似乎也是這個校園工程規劃設計階段,負責建築師的盲點。正當我自省之際,李老師從挖開的泥土中撿了一個瓷器的碎片(如圖)給我,他說這個有兩百多年了,是「細(幼)」的,正反兩面都上了釉。我看著這個碎片,突然覺得手中握著的是時空連結的裝置——歷史的痕跡——前往過去的入口。

Labels: , , ,

2008-03-28

工地


construction site
Originally uploaded by Sheng-Fen Nik Chien
學校附近有戶人家在蓋新房子。舊曆年前拆了原有的平房,二月底全面挖了大約一公尺深,然後用鋼筋混凝土灌了地樑,再回填土。
上週,其中一區放入了兩個水泥箱,應該是化糞池吧(照片左邊)!不過,水泥箱比填土後的平面高出許多,有幾天工人都在水泥箱邊鋸呀鋸地。這天一看,水泥箱已經沒突出來,中水(灰色管)與下水(馬桶排出的水,橘色管)的管線,大致接好了。有好多處垂直的管,樓上廁所可能滿多間。不過垂直管靠著柱子的鋼筋,可別把這些管子都包進柱子的水泥裡,將來維修可就難了。
這個工地這幾天還算乾淨,只是四週堆滿了模板。但是不知乾淨的情況能持續多久。台灣的工地在建起牆壁之後,就會有一些堆了垃圾(保力達瓶子、煙蒂、檳榔渣、便當盒)的死角。骯髒混亂的工地,怎麼蓋出準確漂亮的房子呢?

Labels: , , ,

2008-03-24

貨櫃屋


偶而在國外看到一些漂亮的貨櫃屋(photo: flickr.com/photos/leec01/),心中總想挑戰以貨櫃屋為元素的設計。但是......


建築所的貨櫃屋
成大建築系所為因應空間不足的問題,在系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搭蓋了貨櫃屋。工程尚未全部完成,但是已經可以預見成果——夏天會很熱!


看著貨櫃屋薄薄的鋼版,內部肯定是冬冷夏熱的。這樣的環境,即便有能順暢通風的開口,還是需要空調的。此外,還需要更多的隔熱措施。

加個大屋頂,應該會更好些。右圖是一個例子(source: flickr.com/photos/hatekaren)。

Labels: , ,